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

他沒有回實驗室



卸下院長身份,李先生驅車走了(照片取自中央社)



很多人跟我一樣,第一次聽到李遠哲這三個字,是他得諾貝爾獎時。

那時,有人問這位遠在美國的科學家,想不想回國報效國家之類的,

當然,他的回答很制式,如:在美國還有很多實驗要進行云云。



然後,有一夜在科二館的實驗室,同學的同學從隔壁學校來訪,

神色有點戚惶,有點無依,他說:我們老師過世了,是醫院害死他的。

他的老師就是張昭鼎,然後,報上刊出那篇李先生回家宣言:

該是回家的時候——憶昭鼎兄

http://www.sinica.edu.tw/as/ytlee/17.html

隔年,科學家李先生,就變成萬事通李院長了。



當然,李院長在中研院做了很多事,我以前考研究所,

清大李遠鵬(李院長之弟)很驕傲的說,整個中研院原分所的儀器,

沒有他的實驗室多。院長回來,招募了許多物理化學的菁英回國,

我想,後來原分所的儀器,應該比李遠鵬老師的研究室多了吧?



但是,李院長在中研院外,做了更多讓人忘不了的事情。

先是搞教改,後是沾染政治。

我有一段時間,在以李院長之名命名的基金會做事,

李院長很客氣,每次都是輕車簡從,基金會裡那些大教授,在李院長面前,

都成了乖乖的小學生。很久以後,我才恍然大悟,為什麼這些人,

在院長前如此的柔順與善良。這許多人,從教改一路跟到政改,

從教授變身成官員,都是拉著李院長的衣角起飛的。



這麼多年,院長老了,要退休了,事情做很多,卻毀譽參半。

也許他不在乎,他以科學家的心態,進行社會改革,

但變數太多,跟他的小分子世界相去太遠。

我以前讀院長的文章,看他說大學時看化學系時時燈火通明,

大家努力做實驗,因此才興起轉系之念;我也彷彿記得,院長說過,

畢生一要做一個好的科學家,二要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為社會做點事。

我原以為,從一到二後,會再從二到一。



我原想像,卸下院長光芒,李院長又成了科學家李先生,慢慢踱步回到實驗室,

看看學生的實驗,跟博士後討論研究方向,在書桌上讀幾篇論文,

以一位科學家的身分結束這一天。



但是,他沒有回實驗室。